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 > 解读
下阶段“放管服”改革剑指何方?
  • 时间:2018-07-28

日前,在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电视电话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放管服”改革的经验,提出未来五年“放管服”改革仍然是国务院工作的重要抓手,不应有“差不多”“歇歇脚”的松懈思想。

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党的十九大提出“三打攻坚战”,笔者认为,未来五年“放管服”改革还有很大的推进空间。

放管结合打好攻坚战

对国内经济来说,加快推进“放管服”改革可以在稳增长、提高发展质量上起到重大作用。从上半年的经济数据看,尽管我国经济总体平稳、稳中向好,但投资增长率特别是民间的投资增长率是历年来最低的。民间投资活力不足,会使下半年增长乏力。而“放管服”改革就是激活民间投资的好抓手。打破一些领域对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准入的垄断,真正落实“非禁即入”政策,才能够让民间资本和外资更广泛地参与公平竞争,更多的投资才会进来。这些都是“放管服”改革工作重点。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也与“放管服”改革成功与否有着极大的关系。“三大攻坚战”中的两大任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和污染防治都与“管”有直接关系。在市场经济下,政府不应无所作为,该管的还是要管,而且要严管。最近一系列金融大案不断涌现,有关部门应该负起责任来,做好重点金融领域风险防范和处置,坚决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加强薄弱环节监管制度建设。

同样的道理,对污染防治也是政府该“管”的最重要的领域之一。近年来,严格的环保风暴显示出了中央对环境问题下了大决心。但是环保风暴要触及到很多人的利益,甚至要动不少地方政府的奶酪,没有严格的管理手段,环保的老大难问题不容易得到解决。生态环境攻坚也难以得到成功。“放管服”中的“管”在这里应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放管服”的“管”字不但要管好企业,管好市场,同时政府要“管”好自己。要防止一些政府机构边“放”边“收”。以企业最为关心的降税降费为例,不能这边在减税,那边又巧立名目增税增费。因此,“放管服”改革中的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减少政府机构的自由裁量权,对任何新增收税收费,要经过严格的立法程序,由人大讨论表决后才能成立。同时,对任何新增的管制,要有严格的程序来制约。

在“放管服”改革中上级政府机构也要“管”住自己。例如,在调研中基层干部总在反映,现在上面来的重复性检查太多,要落实的文件,要填的表格太多,下级政府疲于奔命,不堪重负。在“放管服”改革中,应该把减少地方政府,特别是乡镇、街道一级的基层政府的工作负担当成一个重要任务。

“放管服”需要群众参与监督

要有有效的机制来发动群众参与对“放管服”改革的监督。由谁来监督“放管服”改革的执行?又由谁来评判“放管服”改革的成效?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智慧和力量,从严治党必须依靠人民,要织密群众监督之网,开启全天候探照灯,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表现都要交给群众评判。”我们常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只有广大群众的热情参与,才能够使“放管服”深入地发展。

最近,在微信朋友圈中笔者收到了一个国务院办公厅督查室制作的“我为大督查提建议”的小程序。页面庄重简洁,一目了然,用十分恳切地口吻对广大群众提出了一个倡议:“欢迎您反映政策措施不落实,政府管理服务不到位以及有关部门和单位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并提出意见和建议。”接着就点出了这次督查的六大主题,其中深化“放管服”改革就是重要的一条。据说,短短一段时间,就已经收到了上百万条对大督查的线索与建议。

笔者认为,这种模式创新可以大大增加对各级政府部门监督的广度与深度,是对大督查工作的一个很好补充,也启发了未来推进“放管服”改革的新的工作思路。老百姓天天跟地方官员直接打交道,对政府官员的作风,对“放管服”的好政策在下面是否严格执行了如指掌。“放管服”的主要对象企业家们在与一些政府部门打交道时也有很多苦水,但是仅靠开开企业家座谈会、到工厂去走访调研,涉及的面和了解到的情况非常有限。而通过这种“触手可及”的小程序方式,就可以让广大群众更方便地、直接地给国务院提意见和建议。

“我为大督查提建议”的小程序模式为群众广泛参与政策制定与监督闯出了一条新路,不但群众提意见的成本很低,政府收集信息的成本也很低。应该很好地总结经验,让这种用互联网+的技术,用群众喜闻乐见的督查参与,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全天候探照灯”式的全民监督新模式。

这种模式还可以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把“放管服”和大督查这些老百姓看来完全是政府部门之间的工作,变成了一个人人能关心、人人可参与的事,激发出群众的极大兴趣。因为参与了,他们对国家政策的参与感和认同感就大大地提升了。与此同时,人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仅仅来自物质的满足,他们的意见被尊重了,参与了国家政策的制定,获得感和幸福感也会大大提升。

“我为大督查提建议”的小程序模式也是在“放管服”,但是另一层意义上的“放管服”。这里的“放”指的是放手发动群众,让群众参与,增加他们的参与感、获得感;这里的“管”是人民群众对政府各级部门的“管”,是千千万万只眼睛盯着、实践着“把权力关进笼子里”的管,是全新意义上的“管”;这里的“服”,不但指的是政府对人民群众的服务,也包括通过找线索,提建议,实现群众对政府的服务,也是老百姓自我的服务,是一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大服务。

总之,“放管服”改革是涉及理念、体制机制、工作方式的深刻变革,在新的形势下,要有重点,要有抓手,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加强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来提升政府治理能力。这样,我们就能在迅速变化的环境中,在扑面而来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冲击下,在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和个性化需求上,用全新的方式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者系国务院参事 汤敏)

  • 文章来源:人民网  
  • 呼叫服务中心
  • 25201111